如果当时有微信,拿破仑·波拿巴(1769-1821,1804至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)大概就会拿这张肖像做头像了——《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》,是他最满意的一幅肖像。最近它来到中国,过几天就会在南京博物院亮相。
骑在白马上的威武将军剑指江山意气风发,可也有人说,真实情况是悲催的胃疼将军骑着骡子过雪山。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讲师叶丹也说,在另一幅同题画作《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》中,拿破仑骑的正是马和驴的杂交种——骡子。真相总是让人啼笑皆非。
法国画家雅克·路易·大卫最拿手的就是画英雄领袖,但狮子座的拿破仑还是不能放心,爱面子又自恋的他对整个创作进行了干预,要求大卫对各种细节做点修改,相当于今天的PS美颜功能。结果就有了《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》。
一切都是从圣伯纳隘道这个地方开始的。它位于法国、瑞士、意大利三个国家交界处,是整个阿尔卑斯山系最为狭窄的部分,得名于附近的圣伯纳修道院。据说,那时修道院里住着一批信仰基督的隐士,他们对政治毫无兴趣,只是潜心修行,于是拿破仑就下令,所有行军部队不许骚扰苦修者的清修。
1800年,这是拿破仑第一次独立率领军队进行远征,他决定要从这个隘口翻越进入意大利平原。在当时,革命法国当局最不得人心的举措之一,就是对于宗教采取了全面否定和迫害的态度,拿破仑虽然并不完全了解整个军团士兵对于信仰的态度,但是他很清楚,要想进入意大利,决不能打击宗教。最终他得偿所愿,率领着两万多军队突袭正在意大利的四万多奥地利帝国军队,并以少胜多,决定了意大利战场的胜利,史称马伦哥战役。
随着胜利的来到,巴结的人也是大排长龙,其中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就找到法国画家雅克·路易·大卫,想要私人定制一幅肖像画,画的主人公当然是拿破仑。
在拿破仑的强势介入下,画家把他身上那件破破烂烂的普通军大衣,换成威风飘逸的猩红色斗篷;翻山越岭骑着的骡子,必须得改成一匹骏美千里白马……总之,要把他表现得足够威猛有型就对了。这幅画就是《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》。画作完成后,拿破仑自然是越看越满意,如果当时有微信,他大概要换这张肖像做头像了。画面上的他比实际情况看上去起码年轻10岁,骑在马背上,手指向高高的山峰,意气风发的样子好像是打了鸡血。差点就忘记了,历史上的拿破仑,其实是个身材并不完美的矮个男。
后来,同样内容和名字的画作,拿破仑又要求大卫和他的学生画了另外4幅,构图布局都没有发生变化,只改变了斗篷的颜色和花纹。其中,有一幅被收藏在巴黎凡尔赛宫里,这是大卫生前一直亲自保存,并悬挂在办公室里的。因为作品尺寸较大,在此之前,只借展到意大利过,现在,它即将亮相南京博物院。
12下一页全文阅读